
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炸、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,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。而对于我们教师来说,沟通能力更是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无论是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知识传授,还是在课下与家长、同事进行交流合作,沟通都是我们实现教育目标、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工具。
然而,我们也不得不承认,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,沟通往往成为了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。有时,我们可能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,而使得教育信息传递受阻,甚至引发误解和冲突。这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效率,更可能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。
电子信息工程系于4月26日下午举行提升教师沟通力的分享活动,分享人为苏琳琳老师,通过“建立基础的沟通方式”,“课堂教学中沟通方法”以及“与学生如何有效沟通”三个方面进行分享。

苏琳琳老师首先通过一项精心设计的测试,帮助各位老师深入了解自身的沟通风格与特点,从而明确自己在教育沟通中的定位。

建立基础的沟通方式
以尊重学生为前提。关注学生的习惯。站在学生角度,产生同理心。进而建立师生间信赖关系。

课堂教学中沟通方法
在课堂教学中:
1)通过拟声词、拟态词增加趣味性,学生将更容易捕捉到教师的意图,教学也更容易达到理想的效果。
2)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深入阐释,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向经验匮乏的学生有效地传达信息。
3)教师应善于利用自己的经历讲述自己生活中的故事,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。
4)把握好沟通节奏,在学生深入思考时保持沉默。
5)短暂的沉默可以调节课堂教学的节奏。学生会因为好奇而将注意力转向教师。

6)事先强调分3点,我需要做什么事、你们需要怎么配合、我想要的结果是。
7)要将自己的目光投向班内的每个学生,并且与每个学生进行眼神交流。
8)课堂幽默感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,适时巧妙采用幽默感,会引发愉悦的笑声,在谈笑风生中实现教学目的。
9)可以常思己过,但莫要论人非。


学生如何有效沟通

通过提升沟通力,我们可以更好地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,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;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与家长合作,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;我们还可以与同事之间建立更加和谐的团队氛围,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。相信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,我们会因为更加出色的沟通能力而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。

策划:电子信息工程系
撰稿:王李恺
审核:张伟朝 王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