质量管理

您的当前位置是: 网站首页 -> 质量管理 -> 正文

 

8月2日,我院在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培训会,特邀全国复核诊改专家李韶军为参会教师开展培训。学院领导班子及中层以上干部出席会议,各专业带头人及部门质管员参加会议,会议由质管办负责人王社民主持。

 

李韶军主任结合典型案例,从“为什么诊改”“诊改是什么”“怎么样诊改”“诊改典型案例”四个方面,深入浅出剖析了当前诊改环境的复杂性、挑战性和应对中存在的突出问题,结合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方法和诊改复核要求,对诊改研判、引导提出了有针对性、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,为学院把握中职诊改工作方向、明确诊改工作内容、规范诊改工作程序,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。

 

封国俐副院长作总结讲话,强调要提高认识站位,落实三全要求。一是干部引领,全员开展。只有“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”,才能“人人共享”;二是精准实施,过程规范。做到事前保证设计质量,事中保证实施质量,事后保证改进质量;三是常态推进,澄清误区。诊改不是另起炉灶,也不是标新立异,是一种科学、合理的工作方法,不要当成负担,不要做成两张皮,实实在在通过诊改规范工作,提升效率。封国俐副院长指出,要建立规划体系,搭建两链,各层面、部门和教学系要依据学校十四五规划,建立至少包含专业、课程、教师、学生、信息化等层面的规划体系,分解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目标、任务,规划要相互呼应、成龙配套,要经过SWOT分析和调查研究,形成两链体系,指引各项工作的开展。同时逐步建立完善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结构,形成制度化运行机制,做到人人有目标、事事有标准,人人都有一份责任,人人都能直面挑战、人人勇于改革创新。

 

质管办负责人王社民主持时强调,诊改是教育部要求必须做的、是刻不容缓的、是科学的工作方法与过程,我们要加强诊改理念的学习,人人学、人人讲、人人做。

参培的学院领导、教师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受益匪浅,进一步明确了教学诊改的目的和意义,明晰了质量内涵的实质,把准了教学诊改的方向。将在校内分期、分项组织学习交流,扩大培训受益面,实现培训的增值赋能。